一、核反击不可避免原则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矩阵
访问次数: 3577 次 作者: 远望智库高级研究员 许得君 发布时间: 2021-06-07
近期,俄罗斯国际政治经济战略研究所网站发表文章《核遏制:改变力量平衡的方式》,文章对世界核大国间遏制战略的未来前景及国际核安全体系可能面临的威胁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世界核安全体系中出现了“灰色地带”,相互确保摧毁原则正遭到忽视,战术核武器可能成为改变战略平衡的重要因素;美国谋求在“灰色地带”中夺取对俄战略胜利,其中包括动用战术核武器,但同时确保战争不会走向相互战略核打击,俄罗斯必须为此做好应对的准备。文章编译如下:
美·国退出开放天空条约不仅引起了俄罗斯的直面反击,还进一步破坏了1945年后多年来形成的国际安全体系。虽然莫斯科和华盛顿在另一重要方面达成协议,即同意将第三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延长至2026年2月5日,但美俄间日益加深的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核遏制战略的未来前景及其可能面临的威胁。
一、核反击不可避免原则
现行的战略核武器认定标准源于1991年的巴黎协定,其中确立了一个基本的评估原则:将400-500枚百万吨级的战略核装药弹头投送至敌国领土,即可致其遭受明显不可接受的损失。
美俄两国虽然表面上看国土辽阔,美国930万平方公里,俄罗斯1700万平方公里,但主要人口和工业、能源及交通基础设施却十分集中。俄罗斯仅莫斯科地区就聚集了近11%的人口,面积仅占全国16%的西部地区集中了70%的人口、工业以及粮食生产。同样,美国84%的人口和工业集中在距大西洋300-350公里、距太平洋约280公里的沿岸条带上。因此,要摧毁一个国家,没有必要覆盖打击其整个领土。
按照第三阶段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美国拥有1550枚战略核弹头(其中700枚处于部署状态)。根据计算,如果决定实施先发制人的“解除武装”式打击,美国可能会动用其中约900枚;这一数字包括美国公开部署以及之前已完成部署的核弹头数量。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世界中美国在与同等体量的核大国对抗时,不会将自己的核武库全部耗尽,也不会将其置于毫无防护的境地;何况,美国还要对付包括中国甚至朝鲜这样的拥有核武器国家。因此,五角大楼的军事计划中,美国在对俄进攻性核打击时所消耗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不应超过80%,潜射导弹“三叉戟-2”不应超过50%。根据导弹发射载具的数量可以计算出,美国在上述情况下动用核弹头的最大数量为900枚。
按照五角大楼的评估,摧毁俄罗斯驻泊在海军基地的核导弹潜艇及停驻战略轰炸机的空军基地大约需要100枚,摧毁陆基导弹发射井需要320-340枚,摧毁战斗巡逻路线上的“白杨”及“亚尔斯”机动导弹系统需要400枚,剩下的60-80枚则用于打击俄罗斯关键的基础设施。鉴于截击俄罗斯处于战斗值班状态的战略导弹潜艇的难度较大,其机动作战平台生存能力较强,防空反导系统也具有一定能力,所以,即使美国在第一轮打击中达到了最大打击效果,俄罗斯仍然至少有700-750枚核弹头可实施反击;由于俄罗斯秉持核反击-迎击学说,可实施核打击的弹头数量很可能更多。
因此,世界核战争的任何假设都使“解除武装”式核打击变得毫无意义。这一规则对第三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的参与国而言完全相互适用,即使在参与各方将核弹头数量降至1000枚、其中500枚部署在各类载具上的情况下,这一规则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二、改变力量平衡的方式
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缘政治平衡仅仅依赖于全球核战争爆发时相互摧毁的必然性。任何武器,包括整个国家的武装力量都仅仅是解决地缘政治争端的工具而已。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战争是采用军事手段的政治的继续”。这一结论也意味着,世界竞争格局中每个国家都在寻找制胜的方式,权衡各种可行的方案,比较军事手段和非军事手段的后果;每当军事手段代价高昂且后果明显不可接受时,便会选择“和平”方式。
因此,国家间的竞争始终存在,寻求竞争解决方案的脚步也不会停歇。当意识到无法通过战略核打击夺取可接受的胜利时,美国军政高层在里根时期就曾尝试利用最新科技强化防空反导能力,即广为人知的“星球大战”,以求从根本上改变战略平衡。既然核打击并不能保证将敌人彻底“解除武装”,那么就应该致力于减少敌人能够突入美国领土的核反击弹头数量,将其带来的损失降至可接受的程度。为此,美国曾着手在近地空间部署携带“核泵”的轨道反导激光武器,加速研制高效的可拦截和摧毁低空飞行弹头的反导导弹。
后来的事实表明,建造这样“坚不可摧”的盾牌美国并没有成功,而这正是美国同意签署第三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的原因。但华盛顿并没有放弃反导导弹,目前正在开发“SM-3 BlockIIA”系列反导导弹,并完善陆基宙斯盾系统。作为回应,俄罗斯也大幅提升自身的防空反导系统,完成A-235“怒多尔”反导系统升级试验,准备列装S-500“普罗米修斯”反导系统。因此,尽管“突防系数”,即突破目标防御的弹头数量与发射弹头总数之比,相较1991年出现了稍许变化,但相互确保摧毁原则并未被打破。
三、常规武器与战略武器之间的“战术空隙”
由于美国领导之下的西方世界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在最近十年间变得更加剧烈,而华盛顿又无法以和平方式保持其地缘政治霸权,所以美国的执政精英们正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军事方案。
当前的世界核安全体系保持了不可置疑的相互确保摧毁原则,但同时也明显出现了一种被非正式地冠以“战术空隙”之名的“灰色地带”。“战术空隙”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可能导致升级为相互战略核打击的军事冲突的门槛高限充满着未知。对敌方领土进行大规模军事突袭,甚至任何战略级弹道导弹打击的企图,都将导致可以想见而不可避免的反击;此时不管是俄罗斯进攻美国,还是美国进攻俄罗斯,问题都已不重要了。那么,美俄双方可能会在波罗的海、白俄罗斯、外高加索或中亚地区的局部冲突中走到这一步吗?
显然不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访问乌克兰期间曾直白地告诉泽林斯基,万一乌克兰与俄罗斯真的发生了战争,美国肯定会支持乌克兰,但仅仅是政治宣示和道义支持,任何条件下美国和北约都不会直接介入作战行动,更不会试图将其引入俄罗斯领土;同样,波罗的海国家的领导人也被劝说要缓和与其东方强邻的关系;波兰的地位也存在不确定性,尽管波兰是北约成员,但其北约盟友们并不愿意为了“波兰的利益”而与俄罗斯开战,尤其是在冲突因华沙自身缺乏远见的挑衅而引起的情况下;土耳其的例子也很典型,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因击落俄罗斯苏-24战机事件向布鲁塞尔寻求安全保证,但并没有成功。
但是,如果假设在上述场景下真的发生了冲突,那么,允许动用武力的界限在哪里?如果假设某一方出于某种原因决定实施战术核打击,这是否会开启导致相互摧毁的全球核大战?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北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军事学说给出明确的回答。尽管所有潜在各方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守护边境”的决心,但也同时都强调“没有足够的依据”不会开启世界末日核决战。
但这却开启了战术级导弹武器的新一轮竞争,包括即可使用常规弹头,也可使用核弹头的双重战术核武器。此时哪一方占据优势已不重要。事实上,在当前以及至少2030-2035年前的时期内俄罗斯在这一方面稳居第一,“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及“口径”巡航导弹在战技性能上远超美国同类。美国尚未建造出同样类型的武器,但相关项目的研制进程正在加快,并将首先在欧洲部署展开海基或空基巡航导弹版本的陆基机动型系统。
美国在扩充武库的同时,还展现出将其付诸实施的强硬决心,并寻求此类战争的战术解决方案,谋求在“战术空隙”中夺取对俄战略胜利,其中包括动用战术核武器,但同时确保战争不会走向相互战略核打击。
四、低烈度冲突中的“战争空隙”构想
五角大楼的解决方案之一是以将某个地区当地的颜色革命引燃为直接战争的形式展开作战行动。顿巴斯地区的冲突就是华盛顿这一战略构想的试验场。
俄罗斯不应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布林肯关于美国不愿与俄罗斯直接冲突的声明。美国并不总是不想与俄罗斯直接对抗,只是在当前时期内美国自身技术手段不充分,对武力动用的性质、规模及力量组成等尚未认识清楚而已。北约国家自2015年起就开始以“欧洲守护者”系列演习为名对“战争空隙”构想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测试;2019年年底前主要从中央方向的北翼(德国、荷兰、比利时、挪威、波兰、波罗的海)展开,2021年则将从南翼巴尔干开始。“战争空隙”构想的目的是在与俄罗斯接壤的尽可能大的空隙范围内,以南斯拉夫模式进行预先的“混乱化”测试,即促使当地反叛组织相互争斗,其中没有明确的领土侵略,没有统一的前线、侧翼及后方,没有一致的民众立场;使美国和北约部队仅依靠精确闪击战,利用力量和火力机动优势夺取局部胜利,同时避免与俄罗斯军队任何形式的长期军事对峙。“战争空隙”构想的主要任务是将俄罗斯军队分割成尽可能多的局部孤立的火力点,使美国在“当时当地”占据军事优势。按照五角大楼分析人员和将军们的观点,依靠战术核武器的精确打击完全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华盛顿揣测莫斯科不会为了白俄罗斯或顿巴斯而直接对美国领土实施战略核打击,而军队不可避免的人员和物资损失足以很快引起俄罗斯自身大量民众的不满,这可能会迫使其国家领导层向西方屈服。而俄罗斯使用战术核武器对“战争空隙”地带东欧、甚至西欧的反击所造成的损失,华盛顿则完全可以接受。
五、核安全威胁的应对之策
二十世纪下半叶大国间核安全问题通过签署限制武器类型及其使用方式的国际条约得以解决,但现在美国和北约领导层所推行的政策表明其不愿承担相关义务,白宫则直接拒绝现行约定,相继退出了开放天空条约和中导条约。于是,俄罗斯只能依据已写入俄军事学说的使用包括战略核力量在内军事力量的原则,单方面宣布“自己的武力动用规则”。只有这样,上述“灰色地带”才可能会被消除。
应当明确,任何人针对哪怕是驻扎在邻国的俄罗斯军队动用战术核武器,都将自动地被莫斯科认定为直接针对俄罗斯的核袭击;其决策中心,不管其位于何处,都将立即直接遭到相应的坚决的不可避免的全力反击。战术核武器必须列入相互确保摧毁的武器名录之中,这是确保敌人不动用战术核武器的唯一制约因素。
还应当清楚,只有在意识到遭受反击不可避免且后果明显不可接受时,美国和西方国家才会同意签署条约。这意味着常规和战术核武器两个层面的武器竞争必然日趋激烈,而这一点在短期内俄罗斯无法回避。因此,需要积极巩固俄罗斯在战役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领域的技术优势,并继续研究和完善其反制措施,包括陆军前线防空、前线航空兵突击和直升机火力支援等。
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五角大楼及北约司令部敢于尝试在“战争空隙”地带动用战术核武器,与其自信能够在冲突地区常规武器方面取得精准的局部军事优势紧密相关。因此,俄罗斯需要打破美国的这种自信。首先应以此构想为基本作战形式,加强营一级战术打击群的火力打击能力,确保在战术机动和后勤保障方面取得对敌绝对优势。美国在没有足够信心确保胜利的情况下不会贸然发动战争,俄罗斯应当击碎美国在白俄罗斯等东欧地区发动新“颜色革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