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4264 次 作者: 远望智库技术预警中心 齊人 发布时间: 2020-07-14
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断线了,只有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五千年文化没有断。进入新时代,党提出“四个自信”,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铸就伟大事业,离不开伟大的文化,文化万万不能丢。
要继承发扬文化,首先要找到文化的源头,这样才能标定文化的起点,才能丈量文化的长度和深度。以航天事业为例,1957年钱学森在北京南苑创建了航天一院,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源。从此,一代代航天人不懈努力,逐渐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国际地位。
与航天事业相比,我们的航空事业经历了更多曲折,原因是历史的、多方面的,其中也不乏文化方面的原因。航空领域从业人员众多,但是我们似乎对航空文化关心不多,对航空文化的内涵,又各有各的理解,更缺乏一个具有广泛认同感的航空文化主体和航空精神高地。
其实,我们的航空史上也有不少亮点,与世界相比毫不逊色,譬如北京南苑。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行者1号”,中国的第一次飞行表演是1904年,地点南苑校阅场。1910年在南苑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以及飞机修造厂。1913年在南苑组建了第一所航空学校,也是亚洲第一所航校。1949年在南苑组建解放军第一个飞行中队并参加了开国大典,后来成立空军第一歼击机大队,也为日后抗美援朝战场的“米格走廊”积蓄了力量。
1958年在南苑组建了空军第一研究所(空一所),刘鸿志任所长,这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科研专业机构。1961年以空一所711人,沈阳112厂飞机设计室243人,以及哈军工“东风113”飞机设计团队39人*,共同组建了国防部六院第一研究所601所,刘鸿志任所长,建所之初的所部机关在南苑,北京、沈阳两地办公。空一所的研究室副主任王南寿,先随刘鸿志到601所,“三线建设”时期又奔赴祖国大西南,创建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成都611所。南苑的建设也从未止步,在不同历史时期又陆续组建了若干航空力量,形成了今天的总体格局。
百年南苑,是中国航天事业之源,更是中国航空事业之源,后面这一点很多人不太了解,也不太关心。这反映了我国航空文化与航天文化影响力之差别,正如我国航空国际地位与航天国际地位之差别。作为反映这种差别的一个缩影,南苑航空文化还缺乏一个继承弘扬的主体。好在,一百多年来,南苑航空事业薪火相传、从未中断,正如我们的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从未中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茬人手上,不能把文化传丢了。南苑机场可以搬,一百年多年的南苑航空文化搬不了、丢不得。南苑虽然只是一个点,却可以折射整个航空事业的光芒。在中国航空事业的大体系中,大家站在不同的坐标上,站位不同、视角不同,看到的也不一样;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奋力提升所在坐标点的光和热,必将点亮我国航空事业的耀眼星空,并由空及天,甚至更远、更远。
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需要信念,即使不能成为高原、也要成为高山的信念。当然,我们的空天事业,目标绝不是平原,也不是一般的山,而是珠穆朗玛峰,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之巅。
心中有信念,就不怕路远。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信念而战!
*数据来自航空工业出版社《刘鸿志回忆录》P92。刘鸿志是延安抗大培养的革命者,中国航空科研机构的领导者,曾任空一所所长、601所所长、630所所长、六院第一副院长、六院党委书记,享年99岁。2020年初,笔者慕名前往东交民巷参加告别仪式,第一次见面,却是最后一面……